什邡市红豆村旅游项目是2008年四川汶川震后重建的重点项目之一。我们从总体规划到修建性详规,直至景观施工最终完成,全程参与。项目在2009年5.12日建成对外开放,红豆村先和得到过吴邦国、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的视察,成为四川震后重建的示范工程。
我们在做什邡红豆村旅游规划时充分运用了《周易》变易、不易、简易的原理。在三易的基本原理指导下优秀的完成项目的规划,充分说明传统文化的理论运用到规划设计中也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一、变易——变化中求发展
此前有关红豆村的方案设计几乎是一成不变模板式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我们在对红豆村项目的规划之初就是通过变易的方式来为红豆村获取了新的发展空间。
定位变化,由震后重建居住型村落,转变为一个利用震后重建资金新兴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由简单的为居民提供住宿、生活场所的村庄,转变为一个具有造血功能,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收入的旅游新村。
主题变化,由一个普通的川西民居聚落,转变为一个以“婚庆”为主题的特色村落。以村内一颗1200年的红豆树为原点和依托,结合当地川居特色,为村落的重建注入民俗婚庆主题的文化概念。
理念变化,由乡村城镇化建设的理念,转变为回归乡村意境的核心理念。红豆村之初的设计整齐划一、道路笔直宽敞、行道标准绿化,与乡村大的环境格格不入。我们迅速调整了这种思维,强调还原乡村本色,自然弧形的道路,不规则的乡土树木分布,错落的民居分布与周边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曼妙的意境。
模式变化,转变居民的经济收入模式,通过项目建设为村民带来双重的受益,以“婚庆”为主题,讲现有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婚庆产业的发展,以此推动重建村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繁荣。
二、不易——万变不离其宗
从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都反应了万变不离其宗的理念,所有的变化都是建立在相对不变的本底之上。
1、资源提炼从本土出发
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可利用的资源也很多,规划加强了对现有资源的总结和提炼,挖掘出最核心的资源。
红豆村的资源可概括为:红、绿、古、韵。
红——相思相恋的红豆情;
绿——宜然幽静的田园风光;
古——相伴千年的古树和古井;
韵——川西民居风格的乡村风貌。
古树、古井,红豆、乡村,组成古典爱情与现代浪漫的完美风景。
2、发展目标从本身出发
发展的目标体系,既要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又应该与当地及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结合,最终制定出最符合自身发展的目标体系。
根据红豆村自身的个性个特点,其发展目标由主题、品牌、产业、模式形成四层的递进关系:
打造一个主题:以千年红豆为依托的爱情文化。
塑造一个品牌:以川西乡村为背景的婚庆基地。
构筑一个产业:以婚庆产业为支撑的特色经济。
创建一个模式:以特色产业为动力的重建乡村。
3、空间布局从本地出发
红豆村作为以乡村旅游规划,与一般景区空间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以自身的需求出发,立足于围绕本地特色不变的基础上来进行空间划分。其主要的旅游功能集中在核心区和居民聚集区,对于传统中的入口形象区,接待服务区等旅游功能区需求较小,因此规划将红豆村空间结构上划分为:
一心、两翼、三区
一心:红豆树——田园景观视觉核心
对红豆树周边密林进行清理,形成以红豆树为核心,包括了水系、竹林、田园风光在内的红村景观核心。
两翼:红豆村二组和三组居民聚集区形成的东西两翼
红豆村二、三组分别在轴线东西两翼,围绕现有良好的川西民居为根基,加强民居周边环境景观的建设,并为民居赋予丰富而主题鲜明的旅游功能,成为红豆村婚庆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
三区:三个功能区
良田美景——田园风光区,不改变田园风貌,充分利用现有的田园景观。
相思红豆——婚庆文化区,围绕1200年红豆树形成为婚庆文化核心体验区。
云溪乡居——乡村风貌区,在两个村落的基础上自然形成乡村风貌区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