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因没有履行保护和科普的义务,张家界武陵源景区被联合国“黄牌”警告。双方约定,2年后再评估,若不合格张家界将被“世界地质公园名单”除名。为此,张家界投资近2亿用于遗迹保护。(据9月23日《澎湃新闻》报道)
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此前被“黄牌”警告的庐山、张家界、五大连池都获得了2014年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的绿卡,意味着它们的世界地质公园资格保住了。(据2014年9月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新闻很短,寥寥数语,但是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却耐人深思。
地质公园作为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实体,提出伊始便因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国内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商业投资等各方的极大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形成了一股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热潮。大家更多的关注地质公园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地质公园最基础最重要的地质科普属性。
可以说,中国的地质公园开发正处于巨大的误区之中。
误区之一:地质公园名录,是镀金的捷径。
所谓地质公园,是属于地质科学层面,基于地质属性而赋予的价值界定。事实上,地质公园既是特殊地貌样本的现世载体,也是极具科研、科普价值的天然基地。一旦本底的地质属性被弱化甚至被破坏,花大价钱镀上的闪亮外衣将被无情剥去。
误区之二:地质公园不能搞旅游开发。
有部分学者和媒体认为,地质公园应当是封闭保护、严禁旅游开发、避免人群进入的高度保护地带。这其实也是对地质公园的一种误读。世界范围内,地质公园开发利用的形式,除了保护和科研,其主流其实正是主打原生态、倡导亲历体验的旅游形态。
误区之三:地质公园等同于是普遍意义上的“景点”。
地质公园首先强调的,永远是其地质属性。这也决定了对此类地区的旅游开发,应本着有限、必要且节制的原则,力求尽可能维持其原生态的地理面貌;而除了经济角度的计算之外,如何最大程度转化其科学秉性和科教功能,也应是优先的考量。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自然学院的孙克勤教授提出,我们国内的地质公园多数都被过度开发,其所承担的商业旅游功能过多,进而导致地质公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被破坏。更重要的是,公园管理者本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却被忽视了。
同时地质公园它有几个功能并不仅仅是展示景观的功能,它至少有一个科普教育的功能,就是科学的功能,还有一个文化的功能,教育功能是很重要的,我们这个功能基本上都没有,国内的这些地质公园基本上都没有达到。
地质公园开发的矛盾在于眼前的显性效益和长远的隐性效益,在于商业开发的立竿见影和遗迹保护的旷日持久。一方面,商业开发能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科普教育、知识展示等活动的效果又很难直接展示出来。这也就造成,公园管理方不像开发旅游那样积极地,去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
如何扫除误解、破局而出?麟德山旅以资深从业者的丰富经验和对地质公园的深入研究成果,提出以下观点,希望能为中国各大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带来启发和帮助:
观点一:充分尊重地质属性
地质资源,之所以成为当今旅游产品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是在于它被认识到对旅游者存在着新的价值。然而,资源本身可能是多元价值并存的。以地质资源本身,在地质科学工作或爱好者的眼里,它有着不可计量的科研价值;而在大众旅游者的眼里,势必更多地关注其观赏价值。无论观赏价值或是科研价值,都建立在地质属性之上。因此,充分尊重地质公园的地质属性,是进行地质公园规划、开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出发点。
观点二:杜绝简单粗暴模式。
开发时注重多方面资源的协同,而非单纯强调主体资源的开发。以翠华山为例,作为一个景点景区,在其范围内除了地质资源外,同时拥有多样性特征的自然资源,也有着文化资源的支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仅提出地质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的素材时,那也仅能说是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基础条件,而非比较完整且有利的开发条件。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周围的各种有利于开发的资源,以复合的形式来综合考虑、开发,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高点。
观点三:多方合作提升价值。
做好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除去提升自身服务水准、强化科普文教建设之外,还需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等外部助力的合作交流。例如高校进入景区进行科学考察的同时,可派出景区导游讲解团队进行协助与学习;建设的地质科普博物馆可定期邀请高校教师进行讲座;与国内外知名地质公园进行签约合作,定期交流;等等。地质公园的建设开发仍在摸索阶段,更需要走出去、引进来,多方合作、多方交流是大势所趋。
要做好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任重而道远。麟德山旅将与诸位一起,见证中国地质公园的成长与崛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