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河图洛书与旅游
近年来,河洛文化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重视,河洛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我们在旅游规划中,特别是在中原地区,会经常碰到关于河洛文化的概念。什么是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指以古代黄河和洛水流域的交汇地区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综合,它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重要渊源。河图洛书则是河洛文化的标志。对于河图洛书,许多人可能比较陌生;对于河图洛书与旅游有什么关系,可能也不是很了解。对此,我们试图揭开河图洛书神秘的面纱,讲讲河图洛书与旅游的关联。
第一节 河图洛书的起源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期,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龙马在背上驮着“河图”,献给了伏羲。伏羲对照“河图”,思索日久,终于悟出其中的奥妙,便依照“河图”画出了八卦,这就是《周易》的来源。八百年后,到了大禹时代,在洛阳西洛宁县的洛河中浮出神龟,神龟背着“洛书”,献给了大禹。“洛书”给大禹以很大的启发,大禹依据“洛书”得以治水成功,便划天下为九州;后来又根据“洛书”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作为传说,其本身就带有很大的神秘性,也是一个难解之谜,同时也具有很大的虚拟性。但这两个传说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迪:河图洛书的出现与伏羲和大禹紧密相连,这就把两幅冷冰冰的由黑白点组成的图案与家喻户晓的圣人联系在一起了,使其更具有故事性和人格化,从而显得更加温暖和亲近。这就是说,在旅游规划中不能只看到河图洛书的表象,更要看到表象后面的“人”。河洛即人,人即河洛。河图洛书的传说与伏羲、大禹两个远古先祖相关联,这是告诉我们后人,不要忘了伏羲、大禹为人类生存发展、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关于伏羲和大禹,有关传说很多,我们只要开拓思路,相关传说都可以为旅游规划所用。这里各举一例: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很多,这里举其出生的传说。相传,有位生活在华胥水边的华胥氏姑娘,有一天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在仇夷生下伏羲。而雷泽中的脚印其实是雷神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传说,做出一个雷神的脚印来,让旅游者来踩,保佑早生贵子,满足旅游者纳福求祥的心理需求。至于雷神的脚印如何,可以根据神话,发挥想象来做。这样便又添一景,既能丰富景点,又能提高旅游者的参与积极性。
关于大禹,其治水的故事是最动人的。至今嵩山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的动人故事。传说,大禹治水时,要在轩辕山打出一条疏洪泄流的通道。他顾不得回家,便于妻子涂山氏约定,以击鼓为号,把饭送到山上。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他化为一头神力无比的大黑熊,连推带扒,很快就把山挖掉了大半。正干的起劲时,一块劈山崩裂的石头误触皮鼓,涂山氏听到鼓声,连忙烧火做饭。当她拖着已怀孕的身子送饭到山上时,东张西望不见丈夫踪影,却见一头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跃奔忙,吓得扭头就跑。大禹见此情景,顾不得变回原形就向妻子追去,妻子受到惊吓,顷刻间化作一块巨石。大禹大声呼唤着妻子和将要出生的孩子,只听一声巨响,巨石突然开裂,从中蹦出一个婴儿,这就是禹的儿子启。于是后人便称这块裂开的巨石为“启母石”。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被这个传说所感动,下令在这里修建了启母庙。今启母庙已荡然无存,但东汉时在庙前修建的启母阙还依然保留着。我们可以依据古籍,重建启母庙,做好“启母石”。可以立两块巨石,共同顶起一个婴儿雕像,在两块巨石之间建启母庙。让游客在参观时,直观感受到大禹治水的勤劳、克己奉公的精神。
书归正传,应该说河图洛书是一种文化成果,也是一种文化观念,同时也是历史发展时期中华智慧的结晶。
“五经”中除《诗经》外的其他四部《易经》、《尚书》、《礼记》、《论语》都对河图洛书有明确记载。这就说明了在传统文化中,河图洛书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它的影响力不容小视。历朝历代的名典、名人都对洛书有过考论,从孔子诸子百家,到现代专家、学者一直都争论不休,但基本上并认定河图洛书是出自历史上称为“天下之中”的地方,在中国先民的心里,黄河和洛水的交汇的区域就是“天下”的中心。这又给我们一个启迪:发现河图洛书的地方后来是天下的中心,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中心,我们能不能考虑在河南的这个区域内构思一个景区——“中国之中” 呢?旅游者是很想看看古代的“中国之中”是个什么样子的。那么,这个“中国之中”该如何做呢?中国之中的创意概念是:四方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岳(嵩山、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天圆地方、九州(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黄河、长江、三教合一(儒释道合一)、华夏辉煌(包括人文初祖、大禹治水、青铜时代、华夏一统、丝绸之路、鉴真东渡、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那么,我们就要运用这些创意概念来做“中国之中”,如下图:
总之,河图洛书的出现是民族文明的曙光,它的出现对古代八卦、阴阳五行学说、数学、音律、医学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和相关联系。而这些在我们的旅游规划中都可以加以利用。
第二节 河图洛书的内容
河图洛书都是由排列成数阵的白圈、黑点画成的图形(如下图),这其中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面,作简要介绍。
河图洛书用“ ○ ”表示1,“● ●”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到10共10个自然数,洛书含有1到9共9个自然数。河图中10个自然数相加,总和为55。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天地之数为55,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演化而来。洛书中9个自然数字相加,总和为45。
河图以白圈代表阳、天,以黑点代表阴、地。河图十数表示阴阳、四象、五行,整个图呈四方形。具体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洛书四方白圈为阳数,阳数象天;四隅黑点为阴数,阴数象地;阳数在正,阴数在隅。洛书九数,以1、3、7、9为奇数,也称阳数;2、4、6、8为偶数,也称阴数。洛书九数合五行、九宫。洛书以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九宫图中数字之和等于15,就是横坚斜相加都等于15。而洛书横、竖、斜三个数相加和都是15。
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第三节 河图洛书与数字文化
从上文对河图洛书的介绍来看,河图洛书就是由黑白点组成的图案,而黑白点又与数字关联。可以这样说,河图洛书体现的是一种数字文化。
数字大家都知道,被称为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这是最基本的数字,由这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无穷个数。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作阿拉伯数字。以后,以讹传讹,世界各地都认同了这个说法。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
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大写两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是小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是大写。
数字,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数字不单单包括计数,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0:可以看作是数字“0”,胖乎乎的人,圆形“○”,鞋底,脚丫,二维空间,瘦子的脸,鸡蛋……
1:可以看作是数字“1”,一根棍子,一个拐杖,一把竖立的枪,一支蜡烛,一维空间……
2:可以看作是数字“2”,一只木马,一个下跪着的人,一个陡坡,一个滑梯,一只鹅……
3:可以看作是数字“3”,两只手指,乳房,斗鸡眼,树杈,倒着的w……
4:可以看作是数字“4”,一个蹲着的人,小帆船,小红旗,小刀……
5:可以看作是数字“5”,大肚子,小屁股,音符……
6:可以看作是数字“6”,小蝌蚪,一个头和一只手臂露在外面的人……
7:可以看作是数字“7”,拐杖,小桌子,板凳,三岔路口,“丁”形物,镰刀……
8:可以看作是数字“8”,数学符号“∞”,花生米,套环,雪人…… 9:可以看作是数字“9”,一个靠着坐的人,小嫩芽……
数字文化包罗万象,我们这里举例讲几方面。
先看数字对联。数量词在对联中有着特殊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等,方法有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嵌入相同自然数、连续嵌入自然数和嵌入连续自然数(倒序或顺序)和数字嵌名等。
请看下联: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利用数学运算法制作对联,可以有多种技巧,如相加、相乘、递升、递减等。下面两联,就分别采用了数字的加減运算和乘除运算:
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数学运算法尤其在寿联和贺联中运用最多,如清朝乾隆皇帝五十大寿,纪晓岚为皇帝所作:
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此联为上联从江山(地域)角度立意,下联从时间角度设旨,上下联合为“万岁万寿无疆”之意,且联首联尾重合复沓,颇见匠心。再如: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办千叟宴时出的上联,暗指千叟宴上年纪最大一位老人141岁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必须隐含这个数。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
《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有一联:
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大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凤卜
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奏八音,歌九和,十全无缺羡鸾和
按《周易》解,“一阳初动”讲的是结婚时间为十—月;“三多”即“多寿多福多男子”;“四美”古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五世其昌”谓后代子孙昌盛发达;“六礼”指古代成婚的六个程序;“七贤”指主持婚礼的七位贤人;“八音”泛指各种乐器;“九如”是祝福新婚夫妇健康长寿;“十全”即十全十美。此联全用吉祥语,用数一到十依次排列,堪称古今第一婚联。
嵌入连续自然数一般分为倒序嵌入或顺序嵌入,也就是递增嵌入或递减嵌入,还有一种则是在同一副对联中倒序嵌入或顺序嵌入同时运用,这样的对联难度当然就更高,同样,同联递增并递减也分为完全连续和跳跃连续两种。完全连续如下联:
一孤舟 二客商 三四五六水手 扯起七八叶风篷 下九江 还有十里
十里远 九里香 八七六五号轮 虽走四三年旧道 只二日 胜似一年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目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这个下联。
数字嵌名联也是一种很奇特的对联,是指把数字和专用名巧妙的嵌入对联之中,营造出特殊的效果。如下: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来去。
“一官归来去。”为清朝郑夔对友人所出的。上联是:“三绝诗书
画。“指的郑夔在诗书画的造诣;下联的“归去来”出自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赋。并寓意郑夔对名利的洞悟。
第四节 河图洛书与旅游文化
世界上的所有文化成果都是人创造的,是人的实践和观念的总结,河图洛书也不例外。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文化凝聚出的著名文化成果,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观念,它是人的文化和精神反映,同时又能反作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旅游是文化概念和经济概念的组合,河图洛书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成果,反映的是传统的文化观念,因此,我们不能就事论事来谈河图洛书,应本着继承、利用、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它。文化成果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研究阶段,关键在于利用。河图洛书不能只停留在考证、研究、书本里,不然就失去了河图洛书初创的本意和价值。河图洛书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它有虚有实,虚实相间,其实质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像这样的成果最适合应用到旅游上,如被很好的加以利用,必然能发出耀眼的光芒。所以,河图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如何尽快地转变为生产力,为当地经济服务,造福一方百姓。
那么,河图洛书反映的哪些文化能被提纯出旅游文化,被我们加以利用、变为效益呢?河图洛书既是生于水,又是龙马、神龟驮出,旅游的开发应从水文化、龙文化、龟文化(寿文化)和数字文化来延伸。
一、水文化
“河出图、洛出书。” 河图洛书的出现地,离不开河,离不开水,离不开治水的人,这反映出远古先民河流崇拜、水崇拜的意识。中华民族对水有着独到的认识,其文化极为深厚。从远古起,先祖就对水具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如水的祭祀、崇拜和敬仰,水的神话与传说等等。按照“万物有灵论”的观点,在原始人的思维和概念中,人、鬼、神、兽和自然物之间是没有严格界限的。神、鬼、兽、物可以化人,人当然也可以通神、通鬼、通兽、通物,可谓神本源于人。人类对水的崇拜由来已久,水不但有造福人类美好的一面,同时,也有它桀骜狂暴的一面,给人类造成灾患,因而人们形成了对水的自然崇拜和神灵信仰,希望它能造福苍生。有关水的崇拜和信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动物崇拜,如鱼、蛙、龟等都与水有关,对它们的崇拜实质上是对生殖和丰收的祈盼。二是气象崇拜,如雨、云、风、电等,对它们的崇拜实质上是对雨的祈求,对风调雨顺的祈盼。三是半人半兽崇拜,如人面龙身的黄河水神河泊,女娲和伏羲的人首蛇身,因为他们都有超自然的能力,对他们是一种乞求护佑的信仰。四是人物水神崇拜,大多都是由治水的英雄演化而来,如大禹、李冰父子等,对他们的祭拜是防治水患,造福家园的祈盼。我们要对水崇拜和信仰进行挖掘,从中汲取它的文化概念,从而使我们的城市的水文化和水景观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如:我们的城市雕塑可以各类水神为特色组成系列雕塑。
水不仅是一种物质概念和文化概念、还是一种哲学概念。
水因形而变,可固态,可气化,它无处不有,无处不生,与天地万物同在。这是水的物质概念。水的物质概念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城市和经济的发展要像水一样有活力和生命力。
水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几个著名的与水有关的论断:“太一生水”是说水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源。太一生水、是道生一、一划开天。“上善若水”是指水利万物而不争,是完美人格、至善境界的象征,为水赋予了思想和感情。“水滴石穿”是讲水以柔克刚,是坚韧精神的代表,也是我们的愚公精神的再现。因水还产生了龙文化、信仰文化、名人文化、节日和民俗等;因水的流动还产生了各种文化概念,如财、风水、吉祥、长寿、保健、养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挖掘和利用的文化概念。
水的哲学概念,一是指五行之水。中国的五行学说,广泛的运用于城市规划、园林、建筑以及贯穿到对事物的认识等方面,特别是运用在传统医学方面。在五行中,水为先天之本。对一个城市进行旅游规划,如果缺水,或者水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就会动摇根本。二是指阴阳之水。阴阳学说在传统文化中的表述实质上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应用极为广泛,医学中的八纲,纲中之纲就为阴阳。阴阳之水就是指水的动态和静态,水的急和缓,水的蜿蜒与开阔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水景观中变化的重要手段。实质上也是“统一中找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美学法则。三是指风水之水。风水学说从某种角度上说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所谓“天人相应”,从自然气韵到健康生活,风水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古今中外,水都被列为高尚居所的必要条件。中国有句古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向水而居,是包括智者、仁者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居住理想。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如何打造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如何利用水主题来做足水文章。水在哲学概念中,古人把它比作“民”。所谓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城市的建设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大众的愿望和利益,否则也会动摇根本。
二、龙文化
三、寿文化
龟是长寿动物,据说龟一千年生毛,五千年成为神龟,一万年称为灵龟。洛宁出现神灵龟,也决非偶然。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代表着长寿。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美德。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也叫老人节,“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这一天祭祖和推行敬老活动。
在中国传说中,象征健康长寿的神仙并不少,像西王母、无量寿佛、麻姑、八仙、东方朔等都是“寿仙”,但如今,在人们心目中最有影响的还是寿星南极仙翁,他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最为尊敬的神仙。寿星的“仙气”也给他的座骑——仙鹤和梅花鹿带来了好运气,春节的年画、年礼和彩灯上少不了它们俩的形象。寿文化中的动物还有不少,像乌龟、猫、蝴蝶和绶带鸟都是象征长寿的动物。寿文化中的植物也有不少,诸如松、菊、桃、灵芝、枸杞、佛手、竹子、水仙花等等,或者以其自身形象、或者以其药用价值、或者以其名称谐音,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动植物形象都可以作为旅游产品加以开发。
人们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愿长辈幸福长寿。道教创造了福、禄、寿三星形象,迎合了人们的这一心愿,“三星高照”就成了一句吉利语。“福如东海,寿北南山”的南山,指的是衡山。南岳衡山人文底蕴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游览南岳衡山,不仅使人领略到“五岳独秀”的旖旎风光,更让人感受到“中华寿岳”寿文化的神奇。南岳衡山,寿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在《星经》记载:南方星中的末宿轸宿边有颗附星曰“长沙星”。长沙星即是“长寿星”的寿星,故长沙星下的南岳自然为“寿岳”。汉代《天象赋》、唐代《步天歌》、《白莲集》等古籍也都有南岳“寿山”的记载。唐代齐己和尚在《白莲集》第六卷中有咏雁峰“壮老扶寿岳,灵合置仙坛”的诗句。历史上帝王将相都亲自驾临或遣使南岳衡山祭祀“祈福祈寿”。宋代宋徽宗崇尚道教,自称长寿大帝,曾多次登临南岳衡山,并于1105年在南岳衡山南天门侧金简峰下题写“寿岳”两字刻在石崖上。清代康熙在1705年南岳大庙重修竣工时亲笔御书《重修南岳庙碑记》中开宗明义写道:“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也名寿岳”。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文坛耆宿,抑或帝王将相、历代史志,都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称南岳衡山,千百年来,世人们一直视南岳为“长寿、昌荣”的象征。
四、数字文化
河图洛书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数字,表达的是数字的符号或由符号表示的数字观念。直观地考察河图洛书,不难发现,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河图洛书之中。河图10数,洛书9数,并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此外,河图洛书中的数字整体结构分布对称:河图,以二个数字为一组,分成五组,以[5,10]居中,其余四组[7,2]、[9,4]、[6,1]、[8,3]依次均匀分布在四周。洛书,以数5居中,其余8个数均匀分布在八个方位。有数字观念,是人与动物分离的重要标志。远古先民一开始就非常崇拜数字,这反映到了河图洛书上。具体讲有对数字一、二、三、五、九的崇拜:
在河图和洛书中“一”都是起始数字,“一”字的概念,包含着古代中国人的宇宙发生论。汉族先民认为,远古天地未分,混沌一片,后来轻而上浮为天,重而下沉为地。于是,把最初形成天地的叫元气,也叫太一。其意即是极大的“一”。汉族的“一”为横写,一是地平线,这是先民走出丛林,对天地分界最原始的认识,是平原文化的起始。八卦的第一卦为乾卦,代表天,因而有“一画开天”之说。老子的一,即指道的精髓与内核,指生成万物并支配万物的客观精神。单数为天,双数为地。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一是万物之源,二是生命之母。一加二等于三,生命的延续,三代表众多,代表繁衍。这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不管是河图还是洛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心都是“五”,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五”的崇拜,五是二加三组成,这是生命和万物生成的形态。人的手就是由五指组成,从文化心态来说,这是对劳动和创造的一种赞美,人有两只手,而以人类一开始就是十进位,数完一只手再数一只手,不能只用两只手,还要有五官的配合和判断,所以洛书的对角线加起来都等于十五,每个边加起来也等于十五,这里面的确有玄机。古人认为“五”是一个完美数,所以很多都是用五来表示:五行、五官、五味、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谷、五岳、五子、五福……等等。
在河图洛书中,都有一个整排的九个白点,这也绝非偶然九阳,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数。天的极高为“九重天”,地下为“九泉”,黄河很长称“九曲”,多次临危叫“九死”,天子所处的地方叫“九门”,天下“九州”……。皇帝为什么称自己是“九五之尊”,因为十为满,满则溢;六为六六大顺,大顺则损,那么都退一个数,叫九五之尊,又不会溢和损。总之从河图洛书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从中挖掘宝贵的营养和财富,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观念。
可以这样讲,每个数字都是完美数、吉利数、理想数、大智慧数。数字文化—它不是实物,是一种符号,一种概念,体现的是一种吉祥文化。这种吉祥文化便可运用到旅游之中,因为每个旅游者都有祈福纳祥的心理。
比如,我们在陕西南泥湾进行旅游规划时,因为《南泥湾》这首歌家喻户晓,歌词中:“又站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提到的359旅已是人尽皆知,所以我们围绕3、5、9这三个数字做文章,传扬的359旅精神,突出整个景区特色。军垦主题公园——用“3”的概念打造:“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变化和无极的意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因为有了大生产,使中国革命有了保障,从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因为有了大生产,才有了延安精神,催生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正因为有了大生产,才有了民族的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传统的法宝。在这里我们要体验革命精神的无极概念,它能指导我们的一切,使享用终生。红色旅游小镇——用“5”的概念打造:“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劳动创造一切, 人的手是五指,表示手能创造一切,传统文化基因告诉我们,“五”总是与吉祥、美好联系在一起:五谷丰登、五子登科、五畜兴旺、五彩缤纷、五福临门……在打造红色旅游小镇,我们可以用“五”字的结构来设计小镇,“五”在旅游的概念上也表示无忧无虑,是一种高端休闲度假概念。赛江南渡假村——用“9” 的概念打造:“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天”,民以食为天,人间天堂,用这样的概念打造我们的“赛江南度假区”,让 人回味无穷。延安精神旗不倒,别来几回梦相随。在这里度假享受的是田园的恋歌、激情的誓言。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河图洛书的直观形象来做旅游策划文章。河图洛书由白圈、黑点排列成数阵图形的直观形象便可为旅游规划所用。可以这样设想,用黑白两种碗装上不同的菜肴、小吃,按照河图洛书的样子摆放在桌,让游客吃上“河图”宴、“洛书”宴。这既能使游客吃上美食,又能直观了解到河图洛书。河南有个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河图”宴、“洛书”宴这一思路来改造洛阳水席,融入河图洛书元素的洛阳水席必将大放光彩。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