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国家甲级资质)

0755-26641555

返回上一页首页 > 麟德研究 > 麟德专著 > 国学旅游

联系方式

总部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2002号光彩天地大厦6楼
联系电话0755-26641555
市场部电话400 1122155
传真0755-26641777
邮编518052
网址http://www.cnluntak.com

第五章 道家文化与旅游

发布日期:2018-07-23浏览次数:1537关键字:

第五章 道家文化与旅游

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旅游的内核已成为旅游行业的共识。道家文化一直和儒家文化以及后来的佛教文化一起构建成中国传统文化,深远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医学、工程、艺术等诸多领域。毋庸置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道家文化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内核。事实上,道家文化对旅游有着深刻的思考,其中诸多思想对现代旅游有重要的启发。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它的文学、艺术、洞天福地、宫观、园林、庙会等民俗以及养生与特色饮食等丰富资源,都能够与现代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节 什么是道家文化

在讲道家文化之前,我们要搞清楚“道家”和“道教”的区别。“道家”与“道教”二词,从历史上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但实际上,道家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道教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比如,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不合。作为一种思想学说,道家是以“道”为中心论述哲理,分析宇宙、社会与人的存在的;而作为一种宗教,道教是以神的崇拜、沟通天人神鬼之间的仪式与方法、宗教团体组织和思想信仰合而为一构成的。作为一种学说,道家只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人思考,也允许人怀疑,它让人更聪明一些、多一点理解世界的思路;可作为宗教,道教却要管人生的解脱,管生活的苦难困厄,给人提供虚幻而又具体的承诺。所以,两者大不一样。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在秦朝时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从汉朝初期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朝学派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司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是道家思想信徒,所以他给予了道家最高的评价。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家之长,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短处;用道家来治国修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汉代淮南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器是黄老之学,道家思想因而受到了严重挑战并逐渐走向落没。汉武帝独尊儒术后,道家思想从此不再是中国主流思想。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他所著《老子》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而具体的叙述。关于老子有很多传说,这里择关于老子的姓名的传说来讲讲。老子为什么叫老子呢?传说老子的母亲怀孕,怀了81年,孩子胎动了,要生了。怀了81年的孩子怎么个生法?那天月朦胧,鸟朦胧,老子的妈妈到外面散步,看到有个李子树,于是很潇洒地左手搭着李子树,右手从兜里掏出小刀来割自己的左腋,割了一道口,“哇”的一声,老子出来了。传说很神奇,但里面有大道理,那就是大器晚成。一般人怀胎十月生出小孩,如果早产就会先天不足,而老子是先天特别足。这也就寓意了老子自己讲的“大器晚成”的道理。进一步讲,就是老子这位中国的哲学之父,不是人类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经过了漫长时间孕育才诞生这样一位圣人。那么,为什么要怀孕81年呢?因为老子写的书正是81章,老百姓便把这个附会到怀孕81年。也就是说老子那些花心血写下的81章书是长期孕育的结果,老子这个人、《老子》这本书都是大器晚成的杰作。接下来讲,老子的父母看这个81年的孩子是白眉毛、白胡须。为什么呢?因为已经81岁了。所以就叫“老子”。

阐释老子最清楚正确的,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的,则是庄子。庄周所著《庄子》一书,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南华经》。其中所论辩的道理,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各方面都可用。它对历史人物的建功立业乃至对个人修养--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等等,都大有用处。因此,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就是道家的老庄之学。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这的确是一则名言。试看今日世界各国学者,对于思想学术方面的著作,无不拾古人之牙慧。所以纪晓岚一生之中,从不著书,只是编书--整理前人的典籍,将中国文化系统分类,以便于后来的学者们学习而已。他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 就因为他倚此一态度而为学,自然读的书非常多,了解的也比他人深刻而正确,他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意思是说,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那么,老子、庄子的思想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做简要介绍。

《老子》也被称为《道德经》,它的核心思想是“道”。何为道?首先,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之母。”这就是说,“道”无形、无名,是一切有形有名事物的起源和基础。宇宙没有的时候就有了“道”,由到“道”生出一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像现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其次,“道”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按照老子的想法,万事万物都要按照“道”的法则来运行,“道”在无形之中操纵一切。这就像铁路上的两条铁轨,火车必须按照“道”来走,否则就会出轨翻车。这个“道路”如何走呢?老子认为,“道”就返,“反者道之动也”,“反”是“返回”,“动”是“运动”,万事万物的生长运作过程就是“反本复初”。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就是万事万物必经之路。一切从“道”出发,有形有名,有生死,最终又回到无形无名的“道”的最初状态,归于消亡。最后,“道”还有说话和命名的意思。“道”虽是无名无形的,但它是一切的本源,从它那里衍生了一切,于是由它给予了名称,有了名称就有了事物,就不再是“无”而是“有”了。《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有人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道”是一种无名的状态,它是“无”,而“无”是“天地”本源,这时候天地还没有形成,也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所以它是无限。“有”是在“无”中孕育命名的。因此,无名状态是根本,是一切的可能,是对于一切的命名者。当天地形成之后,处在有名状态,便进入了有限的世界,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核心思想是“道”,老子把“道”用于个人养生和社会政治上。对于个人养生,《老子》第十三章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说,肉体的生命和欲望给人带来了种种忧患,怎么办?如果没有这个肉体就没有什么忧患了。所以重视肉体超过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爱惜身体超过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并不是叫人抛弃生命和欲望,不像后来的佛教叫人“出世”或“无生”,而是要好好珍惜身体这个生命的基础,让身体永远健康,不受困扰和戕害。那么,怎样让生命保持良好状态呢?老子要求人效法自然的“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模拟“道”来生活,“道”是“无”,所以人也应该恬淡,保持“道”一样的虚静,应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针对社会政治,《老子》第五十七章里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就是说,禁令太多,老百姓更加贫穷,法令太细太严,弄得人不自由,反而犯罪的越多;《老子》第七十五章里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是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就是说,税太多,老百姓没法活,统治者欲望太多,老百姓满足不了,也会犯罪作乱。所以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怎么办?第一,效仿“道”的状态,无为,无事,不干涉,顺其自然。《老子》第五十七章里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二,返本复初,像“道”一样,回归最初的本源状态,即“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很多人批评老子的倒退,这其实是老子在自然、社会、人方面保持的一贯思路,“道”是返本复初的,社会政治也应该返本复初,回到最初状态,才能保持永恒。

老子是参考了大量古籍,受到《易》的思想的启发后,写出了《道德经》。《道德经》是世界上除了《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书,被世界各国译成了不同语言的版本。这说明了他的思想被世界所认可,研究和应用。

庄子是老子“道”的思想的继承人之一,他论“道”更偏重于人对社会的态度和人对自然的关系,更注重个人的精神自由。庄子也强调“道”的本源意义,但他强调“道”是自然、自由的。《庄子》第一篇也是最重要的一篇《逍遥游》讲到,大鹏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涯海角,但还要凭借羊角风,列子飞行也要凭借风,都要凭藉外力。而真正的超越境界是绝对的自由:“无待”。人要达到真正的自由,则要“无己”、“无功”、“无名”。因为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要为自己考虑,有了“功德”,就会被功劳所累,有了“名气”,就要被名气所束缚。人的自由境界不仅不能靠“己”、“功”、“名”,而且还要抛开这些,什么都不依赖(待),这样才能达到自由的境界,也是“道”的境界。因为“道”即是“无”,人在“无”中才能自由自在。那么,人怎样才能达到“无”,达到“道”的自由境界呢?庄子认为,首先要抛开知识和贪欲。人若处在无知无欲、浑然不觉的状态中,就是永恒而自由的,一旦人有了知识和欲望,反而就失去了永恒和自由的精神。这是因为“知识”有时反而是一种累赘,这在《庄子·徐无鬼》、《庄子·山木》两篇中讲的故事里有体现。同样,有了贪欲就会使人不能保持一种自然的心态,心里会躁动不安,就有可能去争去抢,可能就为此失去了单纯自由的精神,甚至连命都会没有,《庄子·天地》中讲的子贡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其次要有“无心”的自然态度。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最可贵的,外在有形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累赘,要达到真正的自由即心中的自由,就不能依靠外在有形的世界,也不能依恋内心的情感、欲望,需要做到“无心”,一切顺其自然。著名的“庄周梦蝴蝶”和“庄周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就是讲这种“无心”的自然态度。“无心”就是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也叫“心斋”,好像心灵处在一种平静和淡泊的状态之中,不悲不喜不贪,富贵如浮云,于我何用。这种境界又叫“坐忘”,庄子认为这是体验宇宙人生之“道”的唯一途径。这种“道”是一种心与天的沟通,心要沟通宇宙,必须首先虚静、空明(心斋),只有达到“无心”——“坐忘”——才能悟到“道”,所以“无心是道”。庄子认为,人如果能够对功名利、生死等“无心”的话,那么就不会为得失、祸福、生死等烦恼了,也就找到了“道”,内心也就自由了。

 

第二节 道家文化的时代价值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道家文化同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一样,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秩序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对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及其维系起到过难以估量的作用。时至今日,我们仍有必要重新审视道家文化,吸收其合理的成分,发掘道家文化的时代价值,指导当下国家建设、社会和个人发展。道家文化的时代价值有以下几点:
   一是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是由一个个活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庞大群体。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每个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个人也只有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获取自己的利益。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他所处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比较清楚地看到个人与社会的这种共生互存关系,因而十分重视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要求人们不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即所谓“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任何个人都不能从一己之私利出发,不可为了一己之“得”而对他人施利或加害,而应该以各种适宜的方式,谋求天下人共同的利益。一个人只有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谈得上修仙得道,才能最终名登仙籍。虽然道家追求成仙的愿望带有迷信色彩,但其着手处却是“全人道”,即使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怎样才能“度人”到“修仙道”呢?道家主张要把“度人”的社会责任贯注到日常生活之中去,“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在社会生活中修道、行道、悟道。他们坚决反对人们离弃社会生活、为修道而修道的生活方式。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合理的成分。      

二是崇俭抑奢的生活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主张崇俭抑奢。事实上,崇俭抑奢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了崇俭抑奢的精神和作风,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条件下,能使人保持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理想的目标;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情况下,也能使人不沉醉于物质享受、不奢侈腐化,而是保持勤劳节俭之风,继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而,人们常说:“成由勤俭败由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尤其推崇俭朴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它要求人们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道家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可持盈保泰;否则,器满则倾,人生必将招致失败,社会也将陷入浮华而导致动荡不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苦难而生生不息,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崇俭抑奢的精神。今天我们仍然要继续弘扬这一优秀传统。
    三是道法自然的环保意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充分的认识和细致的阐释。道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在本源上是相同的,自然与人类也是平等的关系,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此,道家主张,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地得到发展,而不横加干涉;人类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就应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所谓“道法自然”。这样,才不会扼杀宇宙的生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对自然界过分掠夺,势必危害人类自身。道家文化还把万物是否“皆得生息”,也就是环境是否处于自然状态看做是否富足的标志,“天以万物悉生出为富足”,非常强调保护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应该说,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进行过分掠夺而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造成的,它正在破坏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矛盾状态,维护生态平衡,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当然要依靠今天的高科技手段,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利用价值。道家文化关于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就不失为一盏指路明灯。 

 此外,老庄道家思想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已经成为众多大小型企业的管理理念,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将老子的许多思想精髓转化成领导艺术加以学习和培训。老庄道家思想成为现代养生主义的行为指南。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内经》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指导作用

 

第三节 道家文化在旅游中的体现

道家、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有不少思想家认为道家、道教是中国文化根柢之所在。鲁迅就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致许寿裳》)。许地山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从我国日常生活底习惯和宗教信仰来看,道底成分比儒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底思想与生活底,乃是道教底思想。”(《道家思想与道教》)中国人的根本在道家,道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民族性格,民族智慧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样,道家、道教文化对旅游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家、道教文化对旅游有深刻的思考。庄子在《知北游》中曾赞叹天地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道家、道教从保存人的生命之光出发,引导人们对自然作深邃的思索和审美,建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庄子·知北游》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生活在道教世家的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也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所之娱,信可乐也。”人融入大自然之中,是为了畅神,放松形骸从而调整心态、调理身体、休养生息,达到人向往自然之情与大自然之形神的契合,为人的心灵争取一份在俗世之中难以获得的自由。

因此,道家、道教的旅游是“逍遥游”。著名文化学者徐复观认为,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而“‘精神的自由解放’是以一个‘游’字来加以象征的”,“‘游’和‘逍遥’二词应该是《庄子》书中最有特色的词。”“游”可谓《庄子》之通义,逍遥而游是庄子追求的最高人生体验和境界。庄子讲“逍遥游”,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游心于物之初”,“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等。“游”的主体是人的心灵,所游之处不仅是“尘垢之外”、“无何有之乡”,更是一种趋于极至的大美,一种体悟得“道”后获得的绝对精神自由。后来的道教更尊庄子为“南华真人”,继承庄子的思想,并以“游”来象征道教的宗教精神品味之一,即指一种摆脱功利观念,带有纯粹精神观念的精神境界和追求。这给予超越的“道”和渴望超越的人们以宗教上的合理解释,并得到信众的认同。因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游仙诗”这种抒写神仙漫游之情的诗歌。信奉道教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更被誉为“诗仙”,其诗仙气横溢,其人也不受约束,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道教的旅游观还直接起源于求仙寻药的实践活动。道教徒们坚信神仙可学、仙境可寻、仙药可求,于是,寻仙活动频繁出现。寻仙活动有两大主流,一是方士鼓吹,由帝王发起,以方士的活动为主干,以成仙为目的的寻仙活动,如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均发起过这样的活动,对道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后来的道士们择清幽之处服药、炼丹、修行与游历寻仙可谓与此一脉相承。

另一支是以文人和哲人为主,以追求神仙意境为目的,带有审美特点的游仙活动。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仙人的人格魅力、生存和生活方式,向往和仙人一样,尤其是在精神上与之一样徜徉纵横。这种向往更多地内化在他们的精神追求中。《楚辞》中有不少反映这类思想的诗句:“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羡往世之登仙。”《庄子》和后来的许多道教作品中也不乏类似的思想。

山林是道士们的栖居之地,也是道士们的修道之所,道教理论家葛洪即有“合丹当于名山”的观点。深山清净自然的环境,恰好是道教徒们把崇尚自然、乐好清净的旨义落到实处的最佳环境。怪石嶙峋的奇山异水、古木参天的幽谷胜境,皆因涂上了道教的色彩而在修道人眼中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巍峨的大山显示得道人的心胸和品格,涓涓溪流有平和的气质,水波浩渺的江河湖海更可以使人领悟“上善若水”的“道”的玄机。山清水秀的洞天福地,不仅成为仙真高道的栖身之地,更吸引众多修道者来此游方问道,于是逐渐成为道教的宗教圣地,也逐渐成为大众的旅游胜地。历代修道者所从事的寻仙访道、隐居山林、建立人间仙境(即洞天福地)等活动,无不把“游”的精神贯注于其间。即使在得道后,他们依然游走天下,隐现变化,为民谋利,传说中的八仙、张三丰等都是著名的例子。在漫游的过程中,他们关注人间,与民同乐,这既是道教乐善好生的宗教教义的体现,也是内日用与外日用相结合的全真精神的体现。而且,亲身游历还是求得实证的方式。如清代道士吕守璞所说:“仅明丹决,不从实地修持,犹渡江湖无舟楫也。”

道家、道教人性自然化的“畅神”、“逍遥”之说,显示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旅游审美观,即在旅游中通过静观默察、自觉体悟的审美、参与,以物我相亲、物我同化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状态,用全部身心去体验、感悟自然;从赏玩山水之象中直觉地把握自然,把握如自然一样的人生的生命律动,从而悟解天地人生之道,达到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现代旅游是一种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强调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过程的管理和服务、旅游产业的投入与产出,追求的是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导致旅游往往淡化甚至遗忘了旅游者的感同身受。从道家、道教的旅游观可以看出,旅游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畅游山水从而调节生活情趣,排遣烦恼,发现并欣赏山水自然中的诗情画意、高情雅致,是出世与入世的统一。旅游必须关注人的生存和内在感受,它应该是心灵的驿站,可以驱逐精神的劳顿,安抚疲惫的心灵,使人得到一次精神的解脱,或者促进人的精神升华。旅游文化的建设应该基于人与自然的感性与理性沟通,使旅游活动能够把人带入一个可持续发展、自由奔放、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新天地。所以说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使旅游者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因此,旅游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文化,是一种开放、张扬、富有人性的文化。这便与道家、道教文化相契合。因此,道家、道教文化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资源。

道家、道教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广博的思想内涵,所承载的华夏民情风俗,所表现的特殊宗教礼仪,所产生的增福延寿功能,足以使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而且,道教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等,都与当今世界回归自然的旅游潮流———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保健旅游、森林旅游等旨趣相吻合。对道家、道教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仅有利于完善既有的旅游资源,而且对拓展旅游市场、吸引海内外游客、发展中国旅游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道家、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让道家、道教文化为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把旅游与道家、道教文化相结合,有利于我国道家、道教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对文物古迹也能起到重要的保护和修缮作用;再者,在这样的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道家、道教独特的文化艺术,增长有关道家、道教的知识,有利于道家、道教文化知识的传播、普及,能够弘扬传统文化。道教在传教过程中,广泛运用了雕塑、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宣传教义,展现道士的生活和教务活动,因此,道家、道教文化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资源十分丰富。下面,简要介绍:

第一,道家、道教文学与艺术为为旅游资源增彩。道家的经典著作《庄子》本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鼻祖。承道家而来的道教,其中有众多的道经为了便于朗诵、记忆、传播,全部或部分采用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不仅如此,道教还创造了游仙诗、步虚词和青词等新的文学形式。神仙诗、青词、仙话、道剧、神魔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出现,均是直接或间接受道教影响的结果。道教的神话、方术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这在明代神魔小说和元代道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道教中的优秀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即使是其中那些徒具诗、词、歌、赋的形式。而艺术性并不高的道经,对于研究文学形式的演变和音韵的变化等也具有参证意义。道教文学促进了中国文学中浪漫主义手法的形成和发展,尤其表现在游仙诗和神仙诗词等作品中。李白、李贺、李商隐、陆游等都热衷于道事,留下了许多令人赞不绝口的道教诗文,不少道士也都有诗集传世。总之,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文人墨客在游览道教胜景时总是激情澎湃,他们或吟诗作画,或题词作文,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绝妙诗词。这些文学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民俗性、审美性为一体,表现了名山道观的幽雅超绝、梦幻迷离,为景点平添玄妙色彩,为山河增辉,使大自然多了一份神韵,让自然景观有了灵魂,更让人迷恋向往。道教文化借山水以传情,山水也借之而显名。如陆游在返青城山时写下了《长生观观月》,使青城山闻名遐迩,平添不少人文色彩。

道教音乐虽然是宗教音乐,但与古代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具有艺术性、群众性和雅俗共赏等特性,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道教音乐在吸收教外音乐的同时,有些乐曲也流向教外而广为流传,如道情。道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音乐理论,优秀的乐、曲、声乐和器乐技巧,对民间音乐的影响很大,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如汉代《黄老弹》,唐代《霓裳羽衣曲》,宋以后《庄周梦蝶》、《羽化登仙》、《逍遥游》、《八公操》、《颐真》、《二泉映月》等曲都受到道教音乐的深刻影响。在道教景区建设时,如果把道教音乐这一要素用活、用好,可以为旅游活动增添许多意蕴与活力。

道教美术源远流长,作品众多,对中国美术影响深远。以山水画为例,它的起源与道家思想和道教义理有密切联系。六朝时期,山水画形成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指导思想,其中的“神”即与人的灵性相通的宇宙及万物的生命本质。这种美学思想深受道家思想和道教义理的影响,道家、道教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形神、意境和气韵生动等范畴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一些画家或是入籍的道士(如唐代画家张素卿以画道门尊像著称),或深受道教影响(如吴道子)。除了山水画,道教美术作品还有道教始祖、神仙鬼属等的石刻造像、道祖故事画,以及举行道教仪式时悬挂的水陆画、修道生活画等,这些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道教神仙画的内容和技法对民间美术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至今仍然可以在壁画、版画、年画等艺术形式中看出。道教美术因其观赏性而可以以展览等形式直接成为很好的道教旅游文化资源。

第二,道教洞天福地与宫观、园林本身就是旅游资源。道教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追求境界超脱、羽化成仙,因而,其活动场地多选择在风景秀丽、环境清幽的地方,并分为道场和洞天两种。道场主要有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等;洞天意谓洞中别有天,为神仙居住的洞府,此外还有次一等的福地。道教的洞天福地多位于名山中,如五岳。按照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所载,道教的洞天福地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绝大多数自古以来就是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为了修行的需要,道士们往往舍喧嚣而取幽谷,舍平原而取崇山,在风景秀丽的名山或隔断尘嚣的僻地建立固定的供奉神灵、讲经布道、炼丹修道的宫观阉堂等作为居住、修道、传道的场所,其中的大部分实际上已经成为旅游景点。

宫观往往坐落于道教名山中,风光绮丽,奇绝秀美,气候宜人;又或掩映在人迹罕至的青山绿水之间,或静卧于隔断尘嚣的闹市高墙内,成为休憩佳处、旅游胜地。道教名山的自然风光和道教宫观往往珠联璧合,“深山藏古观,幽径通殿堂”。道教的宫观规模宏大,如湖北武当山,建有号称“万古之奇观”的八宫二观、三十六庵、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外加一条长达七十余公里的登山神道,为全国最宏伟的宫观建筑。道教宫观建筑风格多样,并与美术等多种道教艺术紧密结合。就整体布局而言,宫观建筑模仿人体,讲究突出中轴线对称;从建筑结构上讲,宫观建筑为土木建筑、宫殿式结构,强调天圆地方、阴阳五行的理念;从选择地址上讲,宫观建筑重视风水;宫观建筑还吸收了佛教寺院建筑的某些特点,表现在殿堂布局上,一般是山门、灵官殿等在前,主要殿堂居中,藏经楼在后,两厢为配殿等。

除宫观外,道教建筑的门类还有很多,如殿、堂、庙、亭、台、楼、阁、馆、舍、轩、斋、廊、阙、门、坛、塔、榭、坊、桥等。道教建筑的独特之处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鲜明地反映了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思想。例如,宫观建筑上往往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以扇、鱼、水仙、蝙蝠和鹿代表善、(富)裕、仙、福、禄之意;以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和龙凤等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和祥瑞等;把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的变体用在窗棂、门扇、裙板及檐头、蜀柱、斜撑、梁枋等建筑构件上,表达人们的生活愿望和追求。这些都对中国建筑及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八宝图、福寿双全图等源自道教思想和神仙故事的图案远远超出了道教的范围,深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并被反映到中国各类建筑构件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器具上。至于八仙和八仙庆寿的道教图案更是家喻户晓。二是许多宫观建筑与道教教义、神话等相配合,使得建筑形式和风格多样化。例如,一些宫观修在洞中、洞口或洞附近,形成洞中楼、洞口楼,或者增建长长的封闭走廊;有些宫观突出说经台、炼丹井、神仙修道处等,建筑布局和形式为此也作了相应的调整;有些宫观修有八卦亭、窝风桥等具有特殊道教涵义的建筑。三是突出“道法自然”的理念。一些宫观依山傍水,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结构相融洽的独特风格。四是一些道教建筑技术非常高明,例如苏州玄妙观是苏南一带最古老的大型殿宇建筑,其土檐内槽上昂斗拱的建筑形式在国内绝无仅有,被视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五是一些宫观突出成仙或清修的意境,其楼台池榭、山石林苑刻意追求自然、虚静和人在云端的艺术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道教园林艺术。另外,也有一些道教宫观由于城市的变迁,现在已不再是“深山藏古观,幽径通殿堂”,而是身处闹市之中,但这并未使其减色,如北京的白云观、上海的城隍庙、四川的丰都鬼城、苏州的玄妙观、西安的八仙宫、成都的青羊宫、武汉的长春观等,都不愧是人海中的丛林,闹市中的洞天,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自然风景式宫观园林开我国宗教园林的先河,道教园林是我国宗教园林的主体部分之一,是我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道教园林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园林艺术,其美学原则和实践对其他宗教园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道教园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各有特色,绚丽多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成为各地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

第三,庙会等民俗及道教的养生特色饮食可转化为旅游资源。道教对我国古代风俗习惯影响极深,岁时节日、民间祭祀、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的风俗,往往都或明或暗地打上了道教的烙印。其中有些是早已形成的风俗,后来加入了道教的内容;有些本是道教的内容,长期浸染,沿袭成俗。如八仙、麻姑等神仙形象深受民众喜爱,以这些神仙造型或故事为题材的戏曲、绘画、工艺美术作品深受民众欢迎,反映了民众的审美情趣。总的看来,道教在琴棋书画、茶道酒品、商市社戏等方面无所不及。古代人们就将各种宗教节日、民间风俗、民间艺术和集市贸易融为一体,这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庙会上。庙会文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节,它们往往以道教传统节日为依托,利用道教仪式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传说,融入现代高科技成果和商品经济的新内容,集宗教、经贸、旅游、文艺于一体,推动地方经济的起步,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所以,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对庙会这样的民俗给予充分的重视,尽可能把它作为旅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道士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医药学、养生学、古代化学以及中国保健体育技术的发展。道教的养生术是整个道家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养生方法的主干。道教养生术的主要内容是守一、存思、导引、吐纳、胎息、服食、外丹、内丹、起居等。实践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养生锻炼,道教养生术对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等是有较好效果的。药膳是道教养生术的重要内容。一些道教宫观所研制的饮食颇为独特,如青城山的“白果炖鸡”,以古常道观汉代张陵手植白果树所结果实为原料,不仅味道清醇,富于营养,而且带有历史文化的芬芳;山东昆俞山充分利用地处滨海的优势,用山珍海味制成七珍菜,为人称道;武汉长春观擅长素菜,色、香、味、形、名、器六者俱佳。道教倡导清心寡欲,返璞归真,其饮食往往利用当地天然物产精制而成,讲究营养和清淡,不求肥甘。如青城泡菜,所用原料均为常见蔬菜,制作时强调菜、水、器皿、佐料均洁净不染,制成后十分爽口。还有不少宫观采摘山花野菌制作菜肴,别有一番风味。道教对于酒和饮料也很重视,青城山的洞天乳酒、江西龙虎山的天师家酒以及江西的麻姑酒等均有独特的配方,享誉中外。崂山道饮、罗浮山九仙观矿泉水等则得益于当地清泉。道教对饮茶也颇有研究,青城贡茶、茅山茶、武当茶均很有名,一些道士喜欢饮用自己晾制的原茶,苦而有本真之香味。道教的这些特色饮食深受教外人士的喜爱。

道教宫观往往位于环境清幽之地,而其中的道教人士恰恰是从事养生术活动的人才,因此,可以把道教养生术与旅游结合起来,用道教养生术为旅游者服务。一些地方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如在疗养院、度假村中从事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洗浴等;在餐厅中出售药膳,请一些有经验且有行医资格的道士为旅游者开保健药方并现场配药;在商店中出售富有道教特色的茶等特色饮食商品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友情链接:麟德集团麟德投资杨力民网站香港旅游发展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版权所有 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国家甲级资质)
地址:深圳南山区南山大道2002号光彩新天地大厦六层
电话:0755-26641555 咨询热线:4001122155 传真:0755-2664177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内容源自网络,如涉嫌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法律支持:北京市亿达律师事务所 备案号:粤ICP备10098492号
技术支持:灵瑞网络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