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医文化与旅游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一样,一方面与自然作斗争,另一方面跟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作斗争。神农尝百草,揭开中华民族认知生命、遍寻良药、治病疗伤的序幕,之后,历经无数的成败,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最终形成独具东方魅力的中华医药文化。中医在帮助人们解除病痛,护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创造璀璨夺目的文明方面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中医是我们的国粹,它所拥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中医文化能为我们今天开发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旅游项目建设,给予有益指导。
第一节 中医文化是什么
世界四大古文明中的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像欧洲“黑死病”般持续了几个世纪,掠走数千万生命的瘟疫,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势必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智慧为华夏民族保驾护航。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们健康的任务是由中医来完成的。那么,什么是中医呢?“中医” 一词,最早见于《汉书· 艺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很显然,这里的“中医” 并非我们今天所指称的中医, 而且在历史上使用得也极少。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医有三点必须明确:第一,“中医”一词有多种含义,如可以指中医这门学问(中医学),可以指中医大夫,也可以指中医使用的方法,等等。本文所谓的中医指的是中医学。第二,中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或者说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包括中医(狭义, 即汉民族医学)、藏医、蒙医、维医、傣医、苗医、壮医等各民族医学,各医学之间所构成的是多元一体的中国传统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的是丰富多彩的, 各医学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个性;狭义的中医,指的是汉族医学,与其他各民族医学相比,汉族医学居于主体与核心地位,是整个传统医学中的代表。就像通常将“中华文化”作为汉族文化的代名词、汉语为中国话一样, 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医也不是不可融通,本文所称的中医学也不必细究其广义与狭义。第三,“中医” 是与“ 西医” 相对应的称谓, 由于中医,是相对西医而言。“中医”这个名词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后。当时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而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
中医以及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在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中医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它吸收了中国的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观点,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如岐黄、悬壶、杏林等。下面分别做一简介。目前不少文艺作品里,在提到古代医药时,常用“岐黄”一词。有人认为这是一味中草药,甚至说这是中药黄芪、大黄的简称。其实,这是误解。尽管“岐黄”确与医药有关,但它是指一部古代医学名著《内经》和它的作者。据《医源资料库》记载,岐黄是岐伯与黄帝的合称。黄帝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也称有熊氏、公孙氏),曾为统一中原作出贡献。他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岐伯为黄帝的大臣,典主医病(相当于今天的卫生部长),史称岐伯医术高明。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他们常常坐而论道,讨论医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黄帝内经》共计十八卷,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它以人体结构、机能联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整体观念为出发点,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关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阐述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方面的方法,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全面、科学的基础性著作,对后世中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影响。尤其在明代李明珍《本草纲目》问世之前,被视为医家必读之书,不读该书,则不能行医。所以古人尊称《黄帝内经》为医书之祖。而它的作者黄帝、岐伯也被尊之为医家之祖。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其实《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便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以致后来人们学医时,就说是学习“岐黄”;对于医术高超的人,说成是精于“岐黄”,“岐黄再世”用以誉称高明医家。只是清末民初以后,随着西医的普及,中医开始退居二线,“岐黄”一词,除了古籍里尚能见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就很少使用了。因为岐黄代表着特殊的含义,现在有以岐黄命名的网站,代表着中医网站,如岐黄中医网,岐黄中医论坛等。
关于悬壶,《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有一天,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然看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道他的来意后,领他一同钻进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当然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的人披上了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典出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董奉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董奉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成熟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想吃杏的人只能以米来换取,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用来救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后来还传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老虎为什么会镇守杏林呢?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到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老虎是求董奉治病。董奉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老虎点头走了。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奉守杏林。这便有了“虎守杏林”之说。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去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董奉之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医术高超的医生。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中医之所以是中医,关键在于她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正是运用这种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诊疗,才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和健康,从古到今,也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许多中医学家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
中医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中医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人的生命展开的,而对生命的认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医学能够长期保持其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从思想方面来看,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充分思考人和天地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天地人三才”学说,而中医的《黄帝内经》也特别强调“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把人摆在天地之间去认识,不是孤立地去认识人。这种把人看作整体的思想,并不是中医所固有的,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思维方法来看,中医对很多对象的观察都采用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司内揣外,司外揣内”,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色。从哲学方面看,中国传统哲学把客观事物看成一个始终在变化的物质,中医对疾病的诊疗也十分注重病情的变化,进行辨证施治,这样的思维也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也不是中医的专利,而是先秦时期在中国学术界普遍应用的哲学范畴。从文学方面看,中国古代留下的丰富医籍,充分显示了它的文学色彩和不同文体,体现出不同文学时期的特色。此外,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如阴阳、五行、精、气、神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一致无二的。可以这样说,在中华民族演进的过程中,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共生共存,形成了水乳交融、相互融通、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因此,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第二节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不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
什么是健康?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健康要达到三个“和”:人与自然要和谐,这叫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要和谐,这叫人我合一;人自己心身要和谐,这叫形神合一。达到这三个层面的“和”,才是健康的人。中医的最高境界便是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中医的“中”,应该就是儒家经典《中庸》里说的“致中和”的“中”。
汉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足鼎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那就是“太极图”。“太极图”集中体现了阴阳和谐的价值理念,体现了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如果用太极图来说明三家,那么白的部分是儒家,儒家崇尚的是阳——刚健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道家崇尚的是阴——柔弱居下、清静无为的精神。当然儒和道不是截然两分的,而是像太极图阴阳鱼一样交互在一起。再看从古印度传来的佛家,如果用这张太极图来说明,在什么位置呢?在两个点,在中间,在外面一圈,都有可能。为什么?因为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佛家,那么佛家的位置可能就不同。儒、道、佛三家都是讲“中”,都讲“和”。 其实,传统文化里面还有一家,那就是医家。医家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哲学。中医是崇尚阴还是崇尚阳呢?其实中医是讲阴阳平和、阴阳不偏的。《黄帝内经》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理阴阳,“以平为期”,就体现了阴阳和谐的理念。中医说一个人有病了,那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中医在治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金匮要略》的方子,这是两千年以前的方子。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呢?因为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病,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就是调和阴阳,阴阳平衡不得病。可以说中医是阴阳哲学的最佳体现。
汉代以后的中医还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除了儒道佛共有的中和观念、儒道共有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以外,中医从孔孟儒家那里还接受了伦理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医德规范。中医有一句话说“医乃仁术”,这个“仁”就是儒家的“仁”。那么道家呢?中医从老庄道家那里接受了养生思想,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虚静柔顺的养生思想及其方法对中医影响重大。当然反过来,中医对儒家、道家乃至佛家也有反影响,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单方面的。历史上就有儒医、道医、佛医。如果再往前推,《周易》的阴阳哲学就是中医理论的渊源了。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如何体现的呢?这里我们挑选历史上几位著名的中医的故事来讲讲。首先讲医中圣手扁鹊的故事。扁鹊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他通过自己的实践首创了中医的“四诊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望、闻、问、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诊断体系。正因扁鹊的贡献,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写了扁鹊的传记。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写入正史的医生。扁鹊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扁鹊有三个名字:扁鹊、秦越人、卢医。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普遍的看法是,扁鹊是传说中上古时期的一位医生,他热心给人治病,把人们的病都治好了,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医生比作一直能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由此可见扁鹊是一个传说的人物。而秦越人是确有其人,就是《史记》上说的,在渤海郡郑的一个大夫。卢医则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卢国。有人认为,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秦越人到处行医,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也被称为扁鹊。因此可以说,扁鹊原来是个传说中的人物,但由于他和秦越人合为一体,就成为一个令人非常可信的人物了。扁鹊在汉代初期就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汉初的陆贾在《新语》中说“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意思是,社会在变化,各种新东西不断出现,读书不能只读孔子等人写的儒家经典,其他的书也可以读;药方不能只能沿用扁鹊所创制的,其他的药方也可以试用。这说明在当时人看来,孔子、扁鹊,这两个人是可以相提并论的。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说扁鹊是“治疾之圣”,就是治疗疾病的圣人。扁鹊的医术确实很高明,有这么一个故事可以说全方位地展示了扁鹊的医术。据《史记》记载,有一次,扁鹊带着弟子来到虢国,听到说虢国太子死了。扁鹊来到王宫了解实情。王宫侍卫大臣中庶子告诉扁鹊,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错乱,疾病突然猛烈爆发在体表,使内脏受到了伤害。人体的正气不能战胜邪气,邪气蓄积而不能疏泄,导致阳脉缓慢,阴脉急促,突然昏倒而死。太子死去不到半天,还没有入殓。扁鹊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觉得太子不是真死。他让中庶子转告国君,说他能使太子复活。国君又惊又喜,立即传令请扁鹊进宫。扁鹊根据大家谈论的病情,断定太子并没有死,他说,太子的病是“尸厥(假死,类似昏厥)”,此刻太子正处于昏迷状态,手脚冰凉,脉搏微弱,乍一看就像死了一样,其实并没有死。懂得五脏六腑道理的人就可以治好这个病。国君听了大为折服,马上请扁鹊为太子治病。扁鹊来到太子面前,仔细观察了太子的气色,给他切了脉,又解开了太子的衣带,摸了摸太子的胸口。然后,叫弟子子阳磨好针具,在太子头顶的百会穴上扎了针。过了一会,太子果然苏醒。扁鹊又赶忙调和了两种药,让弟子子豹用它热敷太子的腋下。经过这样的治疗,太子终于完全清醒了,还能坐起来了。扁鹊又留下药,要太子按时服用,二十多天以后,太子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健康。治疗虢国太子的病例,全面展示了扁鹊望、闻、问、切的高超医术。“望”,走到太子身边近距离观察;“闻”,走近后自然得知了太子的气味;“问”,问中庶子等众多人,了解太子的病情;“切”,这是诊断太子病情的重要环节。扁鹊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对症下药,通过吃药,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药到病除。关于扁鹊和蔡桓公对话的故事更经典,还引出了成语“讳疾忌医”。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在这里就不叙说了。还有一个故事,说魏文侯曾经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好呢?扁鹊说,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其次,我最差,但我的名气最大。为什么呢?扁鹊解释说,这是因为大哥治病能防范于未然,治“未病”,在病人病情发作之前就铲除了病根,让人们误以为他不会治病。二哥治病是在病初之时就将其治好了,治“欲病”,让人觉得他只能治小病。而我只有等到病人病入膏肓的时候才能医治,治“已病”,所以人们认为我能起死回生,医术高超。但实际上我的医术境界是最浅的。这个故事充分说明,扁鹊不光医术高超,还有着深刻的自知之明和判断力。
我们再讲华佗的故事。当人们发自内心称赞救死扶伤的医生时,会说“华佗再世,妙手回春”。在人们心中,华佗是神医的代称。华佗被称为神医,是因为他料病如神,能预知生死;治疗神奇,手到病除。史书上记载了不少华佗这方面的医案,这里列举两个。第一个例子,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梅平,这个人因为身体有病,被解除了军职。梅平的家在广陵,在离家还有两百多里时,他找了一户人家投宿,恰好这天晚上华佗也来到这户人家投宿,主人就让华佗为梅平诊病。华佗号脉之后对梅平说,太晚了,如果早叫我治,这个病不会发展到今天。你赶紧回家和家人见面,五天后,你就不行了。梅平听了之后,第二天就往家赶,五天后果然病故。第二个例子说的是在东阳(今天安徽天长市),有户人家两岁的小孩一直拉肚子,吃完奶就拉肚子,怎么治都治不好,最后只好找华佗。华佗听完情况后,就说这个小孩不需要吃药,先把小孩的药停了,真正的病根在他母亲身上。母亲的乳汁有寒气,孩子吃了之后就会拉肚子,所以不能给孩子治病,而要治母亲的病。然后华佗把药给小孩的母亲吃,吃了十剂药后,小孩就不拉肚子了。子病母治,这是中医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个中心,通过十二经络把整个脏腑连成一个上下相连、内外相通、整体协调的整体。一个脏腑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和五行的关系影响到另外一个脏腑,所以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理论来调治。中医治病是通过吃药,当然要对症下药。这个药是辨证施治,调和诸药,几种药寒热温凉、君臣佐使,这些东西在锅里一起煮,这叫“和实生物”。我们古人思想理念就是五行,以土和金、木、水、火相互混杂而融合,可以创造各种器物,叫做“和实生物”,这和《汉书·艺文志》里面经方序里面说“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的道理是一样的,“齐”就是方剂的“剂”,就是调和的意思。汤液制剂和烹调的道理是相同的,关键是一个“和”字。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体内部达到阴阳平衡,对症下药,通过吃药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这样,病就好了,这就是中医治病,体现了“致中和”的核心价值理念。
中医的核心价值理念决定了它与西医的不同,可以用两张图来说明,中医采用的是太极图,而西医是矛盾图。共同点在于都有黑和白,然而结构不同、关系不同。中医对待疾病采取调和性治疗,西医采取对抗性治疗。在西医看来,一定要找到疾病的原因,然后将它杀灭。中医不是这样。比如对待癌症,中医不是以杀灭癌细胞为目的。如果以杀灭癌细胞为目的,那么中医的疗效肯定赶不上西医的放疗、化疗。中医是改变产生癌细胞的身体环境,让癌细胞不发作。所以中医治癌症虽然没有杀灭癌细胞,但可以延长存活期,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中医的主要治疗思路就是改变内环境,提高自治愈、自修复的能力。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不是西方二元对立的理论可以解释的。人是有可以自我治愈的能力的,中医就是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去激发这种自我治愈、自我调节能力,最后达到阴阳平和,人也就健康了。
第三节 中医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为什么在现代科学高度进步、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物质生活高度富裕的西方国家掀起中医热?为什么中医养生在我国反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医有明显、确切的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据调查,中医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原则组成的复方,具有比单味药更优越的整体调节功能,从而更有力地纠正机体的各种不平衡状态,为有效地治疗复杂疾病奠定了基础。中医非药物治疗使用器械或手法,发挥着整体功能综合调节和协助人体自然康复的作用,强调因人施用、辨证施用,注重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和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许多疾病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这是西方国家发展中医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中医药的简便、低廉。这是经济的原因。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发展中医呢?除了中医的疗效以外,其主要原因就是医疗费用低廉。WHO西太平洋区传统医学官员曾说过:“使用中医比西医在某些程度上性价比更高。”海外中医发展迅速就是考虑到降低医疗保健成本。因为政府在公民医疗保健方面的财政负担过重,为了省钱,为了用较低的投入获得较好的医疗保健效益,所以选择中医药、针灸。
第三,中医符合健康总体需求,符合大生态的医学模式,符合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转变,现代医学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调整,全球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潮流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恰恰符合这种社会需求,因为中药大都是以植物、动物等为原料,污染少,副作用小。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更符合这一潮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人们害怕生病,也生不起病,所以开始越来越重视养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符合普通百姓这一基本愿望。
第四,中医吸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符合国人的文化传统,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医养生是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当老百姓从“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谚语中感受到这里面含有中医养生的道理时,就不仅对中医是亲切的,而且是感情深厚的,对它就有了高度的认同感。
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有一项数据:由生活方式引发的健康问题占60%,环境和社会因素占17%,遗传因素占15%,医疗干预仅占到8%。养生说到底就是要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且把它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在养生的问题上,儒家有儒家的养生法,道家有道家的养生法,佛家有佛家的养生法,从中医学的角度看怎么看养生呢。中医养生有四个诀窍。
中医养生要诀一:顺四时。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人就像外面的落叶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而外面呢,又给了它一种阻力。所以中医学讲,春天的脉是弦脉。什么叫弦脉呢?那就是里面的力量要往外走,而外面还没准备好条件,所以你春天的脉一按就是弦脉,跟那个刚发芽的芽尖一样。到了夏天,树叶非常繁茂了,因为所有的营养都从根部调动起来,集中到枝叶上去。人也一样,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内里是空虚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外面来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秋风一起,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根据《黄帝内经》,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相对应的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其实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养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天热出汗,把你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时,身上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我们每到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里是最好的。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的产物由汗排出体外去。而你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体里面做病吗?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你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温度老开到30多摄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让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闭藏,该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就容易得代谢病。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到春天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为什么?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麦饮,为什么?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他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一点生麦饮。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要用一点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一点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男人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桂附八味丸都可以用。女人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大枣,核桃仁等膏滋药。
顺四时而生,一方面要求我们调整自身的生活,让它顺应四时的规律;另一方面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用些药来按照季节调养身体,这样就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中医养生要诀二:节饮食。
我们的经济在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代谢性疾病即世界发展最快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在中国古代,糖尿病是宫廷及富贵人家最容易得的病。现在大家都这么吃,普通百姓也容易得糖尿病。
中国人的饮食是用筷子,原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畜就是猪肉、羊肉。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60岁以后的老人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还要吃点肉。那就说明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这是几千年遗传基因的结果。西方医学不是,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吃肉,老吃肉就想喝冰水,因为“鱼生火,肉生痰”,身体里面热太多了就喝冰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很多人吃成了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老祖宗给你的是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不太适应肉类食物。
男人以阳气为主,他的数是偶数,是8;女人以阴为主,她的数是奇数,是7。《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女人每7年转一圈,28岁是女人的顶峰年龄,28岁以前一直往上走,过了28岁就往下走。35岁阳明脉衰,再美的女人皱纹都开始出来了。男人以阳气为主,顶峰年龄是32岁。过了32岁以后发福了,其实是代谢缓慢了,体内存积的东西多了,看似发福,不是个好现象。男人过了32岁,女人过了28岁,这时候要注意了,早上中午的饭要吃得好一点,晚上的饭要尽量少吃,因为代谢的缓慢主要在晚上。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天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一点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那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老年人尤其如此。
东方人以纤维性食物为主。老子说:“谷神不死”,“社稷”的“稷”字是小米之意,社稷,古代的谷神。那么为什么说谷神不死?维持人的生命不仅需要脂肪蛋白质,更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为什么在所有的五谷里面我们的祖先这么注重小米呢?因为小米在任何贫瘠土地上都能生根繁衍,它的颗粒很小,生命力极强。一碗小米种在地下一大片,一碗大米种在地下一小堆。女人生完孩子,老人都给她喝小米粥,在生孩子的过程中,正气受到了损伤,所以用小米粥调养。
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其实我们吃的食物也有它的偏性。到北京,很多人都愿意吃烤鸭,那个鸭为什么要烤?到广州要煲老鸭汤,为什么不拿嫩鸭子煲?因为鸭子在水中,习性偏寒。你如果不吃那老鸭,不拿火烤,那么吃完就可能拉稀。鸡就不用烤,炖鸡汤时越壮实的鸡越好。南方人没有北方人那么强壮,因为他吃的大米是水中生出的,其性偏寒;北方人天天吃小麦,小麦是冬天种,阴历五月收,它的阳气最重,其性是温性的。中医主张用食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遇到寒性的胃溃疡,吃烤馒头片。烤馒头片坚持吃一年,胃溃疡就好了。虚寒性的溃疡病,吃偏寒性的大米饭,一吃完就难受,应该吃馒头片,小麦粉本来就是温性的,在里面放点碱,再发起来,就很容易消化。你再给它烤糊了,它就更温了,温胃散寒。
中医学的很多道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节制饮食的问题上,一定要按照老祖宗的做法。不是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当你想吃的时候(除去孩子,孩子太馋,他什么都想吃),只要是成年人,一定是你体内的需要。怀过孕的女人都知道,在怀孕期间她的胃口发生改变了,见了酸的吃起来像糖豆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时候她的气血全去养胎了,肝阴不足,需要酸性的食物来补充。正常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饮食胃口的改变,同样反映着体内的状态。中医没那么多特殊的忌口,不要把中医的忌口开出一大堆。但是有一条,浅尝辄止。一吃多了,就要受损伤了。节制饮食做得好,那些代谢性疾病的发作就会明显减少。
中医养生要诀三:调情志。
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在气交之中,人是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这种变化中,完成他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他具有完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简单或者高级的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思想的“思”字是个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门的“囟”字。囟门又叫“顶门”,是婴儿头顶前部中间骨头未合缝的地方。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绪变化一定是脑和心的有机结合。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首先感觉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动心了。
老子说“无为则无不为”,“无为”其实是无不为。很多人以为老子说的“无为”是不做事,其实是把老子这句话想得太简单了。老子《道德经》中讲的是规律,是道,讲天地人的规律是从哪儿来,六合以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无为”其实是:无妄为,则无不为。按照规律做事叫不妄为,不按规律做事,就叫妄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长在地上的,就不可能离开地的生、长、壮、老、已的规律。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备这种规律。“地法天”,地球上所有的气候变化都取决于天。天是太阳、月亮、二十八星宿。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六十”?不是你对六十有特殊的偏爱。中国人在计算历法的时候,用的是六十甲子。甲子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它更是一个时间空间高度浓缩的概念。二十八星宿包括太阳和月亮,二十八星宿每60年有一次准周期的变化,天上这些星宿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地球上物候的不同变化,所以我们祖先把它总结成五运六气。2003年癸未年发生了SARS,1943年也是癸未年,北京霍乱流行。霍乱也属于湿的一种,它和SARS既有共性,又与SARS不完全一样。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总结这些规律的时候不是胡编出来的。我们的祖先太厉害了,他们写的著作,一不要稿费,二没有职称,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东西刻在石板上,写在木头上?因为中国人是非常注重自己子孙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所以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些有用的东西刻下来。不要老觉得今人比古人聪明,其实几千年下来,没用的东西早被古人丢掉了,留下的一定是有用的。我们中国人像大家闺秀,韩国、日本像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的宝贝太多了,东家扔一点,西家扔一点,到现在都没了,被那小家碧玉全都拿回去了,中国的插花、和服、茶道全都变成他们的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重新的认识。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每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在勤动脑体不动心的时候,脑子不是想怎么发财,是思考要做的事情在某个规律上处在哪个点上。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结果,要等到秋天。这样做看似无为,实有为。如果非要从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叫看似有为,实无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你压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
人是哭着生下来,笑着离开世界的。人一死气散了,所有的皱纹都展开了。生下的时候攥着拳头,走的时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生下来笑着的小孩活不了,撒着手的小孩也活不了。这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怕苦,不要怕累。人要想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近人事智于圆而行于方”,考虑得尽量全面,处理得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每天躺在床上想,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马上就坦然了。如果你心里老想着,明天怎么办呢,那你就要动心了。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想起上班就头疼。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调好,必须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让脑经常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智慧就来了。你考试的时候,如果脑一紧张,会的全忘了;当脑子一轻松,什么题都想起来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就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中医养生要诀四:慎医药。
什么是药?为什么中医叫做“药”?不叫“勺”,不叫“饭”?药好比是开门的钥匙,门打不开的时候怎么办,要用钥匙把它打开。人得了病就是你这门打不开了,假如那门本来是通的,你没完没了地用个钥匙去捅那个门,把一个好门也会捅坏的。中药也有毒性,这毒性是它的偏性,不是说吃了它就是毒。砒霜能毒死人,但是砒霜仍然是一味中药,关键看怎么用。按照中医的理论,中药不叫药理,叫药性。药性包括:它长在什么季节,生在什么地域?它是根茎叶花、谷物茎食?它是什么形态、什么质地、寒热温凉什么性、升降浮沉什么作用?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随手拈来全是药,因为大自然赋予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比如绿豆、黑豆、黄豆,都是中药。绿豆熬汤能治腹泻。绿豆的皮是绿色可入肝经,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尤其是解食物之毒;里面是黄的,黄的健脾胃。
在中国这个环境里,二十岁以下的孩子,还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定要慎用医药。因为老人小孩解毒能力、排毒能力、调整能力都比较弱。既不能乱用西药,更不能乱用中药。对药物不要那么迷信。不少古代中药书上说,这药可以大补元气,那药可以大补元气。实际上,元气是不能补的。如果元气可补的话,古代的皇帝就不会死了。元气是生命之气,父母生下你的时候,元气是一个定数。俗话说:母壮则子肥。人的元气就像从煤气公司取来的煤气罐,是一个定数,生下来就定了。在后天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它在不断消耗中。当你元气耗尽之时就是你离开世界那天。古人说元气可以补,那是古人一种良好的愿望。从中医的理论看,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中医有句话,说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当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时候,医生的责任是让你把元气的消耗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如果这人真正元气没了,拿人参堆着他,他也活不了。在今天的生活条件下,只要注意科学养生,颐养天年是没有问题的。天年就是父母给你的年岁,你应该活的那个寿数。
以上中医养生的四个诀窍都是发扬了“天人合一”的中医养生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天地人的和谐,以传统中医药调理方式“养心、养身、养神”,最终达到“养生”的目的。
养生是人们追求的永恒主题,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养生则是健康长寿的基础,人们渴望通过养生达到延年益寿的愿望恒久不变。近年来,中医养生、自然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医养生也逐渐走进人们视野,获得追捧。中医首先会选择养生来预防疾病。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这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智慧。其次生病了,才会用药物治疗,利用具药物的自然属性如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来治疗疾病。第一部中药的书《神农本草经》和最早的《汤液经法》里面,三分之二是养性养命的,只有三分之一是治病的。
养生是一个被放之四海都能引起重视的理念,只要生命存在,就需要呵护养护。这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健康是所有人为之不懈努力的一项共同任务,人们正向着“人人享有健康”的总目标迈进。因此,适时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健康保健理疗,助其体验养生之道,必将深受欢迎。
据调查,目前中国城市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40岁至60岁中老年人成为财富的最大拥有者。这群人有这样一个特点,虽然事业上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却有60%以上的人处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传统意义上的医疗保健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部分富有族群的需求。人们对休闲、养生、健康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健康养生旅游已成为保持人们身心休闲保健的文化形态。养生通常被定义为:“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大自然中的日月经天现象,常常启发人们师法自然,回归自然,“养生旅游”产品也应运而生。
回归自然,休养生息,却又能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中融入健康养生的元素,把休闲、养生、健康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是健康养生旅游的发展方向。同时,健康养生旅游内容丰富、产业链长、涉及中医、环境、道教、文化与养生等多个行业,目前,利用药理知识,医疗原理,制作饮茶、药浴、药膳等产品,泡温泉,做SPA等活动,在国内受到普遍推广,国内多个省市都打出中医药养生的招牌。
伴随都市人越来越重视顺应时节调养身心,各地旅游局和旅行社都纷纷抓住时机,挖掘相关旅游资源,开辟“养生旅游”线路,一些旅行社在线路中加入了食药膳、听讲座、请名医问诊把脉的食饵养生行程;部分景区也积极开发本地得天独厚的生态养生资源,带领游客游览负氧离子丰富的景点,到长寿乡探秘,或者干脆在佛教圣地听禅,道家灵山悟道,练太极武术,赏灵山秀水,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这些“养生游”产品在近几年逐渐受到中老年人群和生活压力大的白领人群青睐,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养生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新时尚,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已进入许多景点规划建设内容。从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中,已经明显可以感受到中医药产业的辐射效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对养生旅游这一概念很陌生,什么是正确的养生旅游?养生旅游属于旅游业与养生学交叉的领域,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避暑、避寒、康体,游乐等形式,通过旅游活动来调畅气血、和悦情志、锻炼体魄,以达到健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怎样利用资源基础,形成养生的方式,转变为游憩活动,是养生旅游开发的关键。养生旅游的产品开发要明显突出多样性与丰富性,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
中医文化与养生旅游相结合,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中医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可以充分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资源。历代涌现出的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名医,形成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千金方》、《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还有颇具中国特色的药铺、药工手艺,这些都为中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一定载体与依托。游客不仅可以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地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通过药坊、药工手艺等深入感受栩栩如生的中医药历史场景。
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方式,要充分认识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将成为旅游环境容量分流、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举措。目前的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还只是新生事物,是中医药的副业,还没有作为主体业务。
在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中,要合理地让中医药院校与旅游局等旅游部门、人文景点(如博物馆)等相关单位挂钩,共同发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市场。并把中医药农业、中医药工业、中医药商业与旅游业的各种配套设施和项目联系起来,成为中医药行业和旅游业的共识,为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的发展做好思想观念上的准备,打下舆论基础。
在进行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开发时,必须认识到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是以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文化蕴意为其发展的坚实基础的。在开发过程中,要认清其资源功能,确定鲜明的旅游主题。围绕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和旅游功能以及游客的心理需求特征,深刻发掘资源的内涵,提炼或设计可以统领全局的理念核心,即旅游主题。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是否有鲜明的主题,以此主题建立的旅游形象是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已经暴露了一些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观念出发,对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市场进行规范。首先是加强中医药人员道德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业资格,防止假冒名老中医。其次是加强药材管理尤其是各旅游地的土特中药材管理,杜绝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现象。再次是规范各旅游点的服务标准和价格,规范服务和收费标准。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