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乡村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在“农”字上下功夫,时刻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使我们的乡村旅游产品在各方面具备鲜明的特色。
(一)乡村旅游策划的指导思想
既然乡村旅游给予人们的是亲近自然的机会,那是否就意味着为了保持乡村的原貌而“无所作为”呢?答案是否定的!旅游资源不经开发和整合,就不可能成为有市场价值的旅游产品,也就无法吸引游客。如果只是把游客带到那些古民居里走一圈,他们看到的也不过是几幢旧房子而已,缺乏生动的旅游项目,而且游客没有消费点,就无法实现乡村旅游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的功能和效益(这里谈的效益是指综合效益),就要在我们的开发和策划中贯彻以下指导思想,即:
以农为主线、以绿为特色、以文为底蕴、以商为中心
“以农为主线”是乡村旅游策划的主题定位。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的新宠,核心原因就是它区别于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农”的特色,因此,乡村旅游开发策划必须始终坚持这一主题定位,它是城乡体验差异的根本保障。在开发主体上,要明确真正的旅游开发主体是村民,依托的旅游开发环境也是与村野之民息息相关的古村落、田园、山地、果园和他们的生活习俗,真正做到,以“农”为本。
“以绿为特色”是乡村旅游策划的风格定位。农村较于城市最大的风格特点就是绿色和原生态,在资源层面上,这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之一。乡村可能没有城市的交通便捷、可能没有炫目的时尚元素,有的却是都市人渴望而不可得的满眼春色。做乡村旅游开发,绿的风格定位不能丢。
“以文为底蕴”是乡村旅游策划的文化定位。没有文化支撑的旅游项目是单薄的、难以长久的,我们所说的乡村旅游不仅仅是让都市人闻闻花香、吸吸新鲜空气,还要把农村的民间艺术、婚嫁习俗等都纳入到旅游开发策划的内容中来。只有这样,乡村旅游的项目才能丰富,才能成为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其实,各地一些很有吸引力的农事活动就是一个好项目,开设农家作坊,挖掘传统手工艺,活跃很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为客人提供民间艺术表演等,都是投入省、收效快的发展项目。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是“D.I.Y”,其实“D.I.Y”就是一种“体验”,农事活动就是一种体验,旅游者要体验的就是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感觉。
“以商为中心”是乡村旅游策划的市场定位。“无商不活、无商不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通俗地讲就是让农民富起来,这就离不开“商”。乡村旅游开发要顺应市场规律,走高起点开发、高水平管理的道路。
(二)乡村旅游策划的原则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策划与其他的旅游策划还是存在着许多差别的,因此,在策划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农民不离开家园进入产业活动。
各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让农民能够不离开家园进入到旅游产业的活动中来,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例如北京近郊的樱桃沟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正是抓住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效地发挥了农村价值。
2.原生态保护条件下的增产增收。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之所以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以产业促环保,原生态保护的原则不能丢,这是开发前必须要认识清楚的。
3.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充分利用。
乡村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乡村民俗风情等非物质要素的开发和利用。相对于村舍、田园,乡村的传统文化是无形的,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所在。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例如湖南湘西之旅,就是充分利用湘西地区古朴的民俗风情来吸引异地游客。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具体做法
说到底,乡村旅游开发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民富裕。旅游又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行业,在农村进行旅游开发,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16个字着手,即政府启动、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
1.政府启动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它带动了能源、交通、通讯、城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正是因为旅游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它的开发建设势必要由政府牵头并提供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和监督,只有这样,旅游开发才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具体到乡村旅游开发,政府的具体做法可概括为:加强调控、政策保障、协调推广、 监督指导。
(1)加强调控
在景区规划编制单位的选择确定上,先由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规划单位,然后按照“考察公开、招标公开、评标公开、定标公开”的“四公开”原则,由政府和投资单位共同研究决定规划编制单位。政府只从全区域旅游的大格局上去审视、主导全域旅游的定位和格局,确保旅游的战略发展目标,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做大当地旅游的全局而不是局部利益上。
(2)政策保障
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配合旅游业,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旅游企业各种扶持和优惠。
(3)协调推广
政府及时解决旅游开发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成立旅游协会,由政府引导以协会为主体进行全区域内旅游的整体推广营销。
(4)监督指导
严格旅游开发项目报批程序,加强旅游景区建设的指导与监控。聘请高水平的专家进行员工培训,实行上岗证、农家宾馆星级评定等行业监督与管理。
2.企业主导
这里的企业主导是指把企业的有效资金和管理体制引入到旅游开发经营中来,使乡村旅游成为新的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类别。企业主导乡村旅游开发可以在资金和运作模式上发挥作用。
(1)注资旅游,扩宽乡村旅游开发的融资渠道。
旅游开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单靠政府有时心有余力不足。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所有权属国家、管理权归政府、经营权授予企业”的三权分离制度,让有实力的企业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投资者。这样一来,企业找到了扩大规模的另一块用武之地,同时也大大扩宽了旅游开发的融资渠道。
(2)企业化运作,提高经营水平。
一个景区组建一家股份制企业,明晰产权,明确权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投资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了景区的经营水平。
3.农民参与
乡村旅游离不开农村、农民的积极参与,打破了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农民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来呢?
(1)劳动力积极参与。
旅游业六大要素形成产业链条,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可以进入到旅游的相关行业中转变身份成为企业职工。此外,农民还可在自发经营的旅游业相关产业中得以就业,农村劳动力可以以多种方式参与到旅游中来。
(2)生产资源积极参与。
传统的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农民在这里扮演的是种植者的角色。发展乡村旅游业后,农民的较有特色的作物可以被作为旅游资源利用起来,农民就可以变身成为旅游产品深加工和贩卖商而获得增收。
(3)土地、资金入股参与。
在景区开发涉及到农民的自有林地时,农民可以凭其土地入股,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部分有条件的农民还以资金入股旅游开发。
4.市场运作
在生态旅游资源涉及国有林场、集体林地和群众自有林时,可以采取资源补偿、参股、出租、出让等形式,使投资者与旅游资源享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效益共赢、风险共担,使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成为可能,而具体的参与方式由投资者与旅游资源享有者按资源的市场价值协商确定。在具体的项目开发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