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先生曾在《雅舍》中诙谐地说:“筷子是我们的一大发明。原始人吃东西用手抓,比不会用手抓的禽兽已经进步很多,而两根筷子则等于是手指的伸展,比猿猴使用树枝弄东西又进一步。”
据《史记》记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即纣王在使用象牙筷子时,箕子在忧心忡忡地哀叹。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知道筷子至少在商朝就已经被人们熟练使用了,可见它历史之悠久。然而,却并没有人知道筷子具体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许多人会问:这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又怎么能够和科学理论性极强的旅游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呢?在一般人眼里,筷子是简单的、普通的,甚或是不值一提的。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蕴涵着深奥的玄机。筷子亦是如此,它也有丰硕广博的另一面:悠久的历史、功能的多样化和任何工具都难以比拟的普及性等。这时,就需要您去自由发散思维了,从一双筷子可以联想到许许多多跟筷子有关的人、事、物,再把这些人、事、物在脑海里有条不紊地组合与整理出来,吸取或参照其中有用的元素,而摒弃那些无关紧要的部分。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普普通通的一双筷子也能活灵活现地“策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旅游方案。
1.策划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省黄陵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陵的旅游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项目只有每年清明节的公祭活动,旅游收入也仅限于祭祀活动中的香火费,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与黄帝陵景区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不相匹配。前来黄帝陵参观的游客,特别是那些海外华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此处,当然希望在自己离开时能购买到具有纪念价值的旅游纪念品,然而事实上他们却很少如愿。这不仅会让游客感到遗憾,同时也使景区失去了良好的宣传、营销机会。为改变这种不利状况,满足游客的愿望,突破旅游发展的“瓶颈”,开发出与景区档次相称的、高品位的旅游纪念品,就成了黄帝陵旅游业开发的当务之急。
2.策划思路
黄帝是人类初祖,因创造文明、结束战乱、平定天下、关怀民生而为华夏子孙崇敬和缅怀。黄帝陵既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也是民族情结的寄思故园。所以,开发出的旅游纪念品既要是精品,又要与黄帝有渊源,要能够体现黄帝陵深厚的文化积淀,于是,笔者想到了筷子。
筷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器具,于中国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如今筷子已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之一,深深地烙上了华夏民族的印记。可对于筷子的由来,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新开发的旅游产品,能够融合黄帝文化、吉祥文化、祭祖文化这三种中华民族追崇的主体文化,则不但可以满足游客的购物需要,对于黄帝陵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将众多文化进行良好的贯穿并组织起来,使该旅游产品能够反映出这些文化的精髓呢?这就需要一座连接物与文化的思维桥梁。于是,运用策划的新思维,以有特色的旅游购物切入,一个关于筷子的传说应运而生了。
3.策划内容
相传,黄帝统一各部落后,带领人们养桑耕种,繁衍生息。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到了收获季节,庄稼大丰收。但就在即将收获的时候,沮河突然发水,河水割断了前往庄稼地的道路,人们眼睁睁地看着成熟的庄稼却没法收割。看到这种情形,黄帝急在心头,倚着岸边的一棵参天巨柏,苦苦思虑对策。他因一筹莫展,心生烦恼,便无意识地向树身打了一拳,不想柏树应声而倒,恰巧横卧在沮河的两岸。黄帝望着这根横跨沮河任凭洪水汹涌却巍然不动的柏木恍然大悟,便立即又推倒了旁边的一棵柏树。两棵柏树在急流的河水上形成了一座桥,人们便顺着柏树到对岸收割了庄稼,获得了丰收。据传,这两棵柏树便是中国最早的桥了。
为了表示对黄帝的感激和缅怀,人们在吃饭时不再用手抓了,而是使用两只削细的木棍,木棍的样子便是摹仿黄帝推倒的两棵柏树,从而祈求祖先的庇佑和来年的丰收。吃完饭后,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筷子横放在碗上,从而寓意架起通往丰收喜庆、祥和安康的柏树桥,也称为“黄帝桥”。这就是筷子的来历。
4.策划效果
根据我们对旅游策划、旅游购物以及黄帝陵自身资源的分析和认识,我们在对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的特色旅游商品进行策划时,便充分利用了新思维的策划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个传说得到各方面的一致赞同,认为合情合理,既能够打动游客的情感,还赋予了筷子独特的文化内涵,将寻根问祖的黄帝文化、缅怀先人的祭祖文化、五谷丰登的吉祥文化融入其中,并与黄帝陵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为筷子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文化依据。
景区可依此开发筷子系列产品:竹筷、木筷、象牙筷、胶筷、金筷、铜筷、银筷,工艺筷、景泰蓝镶玉筷、乌木镶银筷、象牙镶银筷、棕竹镶牙帽筷、红木镶银筷、翡翠镶金筷等等。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各种筷子不需要自己生产,哪儿的筷子好就从哪儿进货,货进来后,只需要打上“黄帝陵纪念”五个字即可。于是,一种黄帝陵特有的地域性很强的旅游纪念品即告完成。
旅游者听过传说后,立即对印有“黄帝陵纪念”字样的各式筷子情有独钟,争相购买,并认为只有它是黄帝陵特有的纪念品。
5.案例启示
一个虚构的神话传说便如此演变成了一个特色旅游纪念品,并构建了黄帝陵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契机,黄帝陵景区的旅游纪念品收入也大为改观。在黄帝陵筷子的策划案例中,我们考虑了许多,包括旅游应该如何发展,旅游购物怎样带动旅游。但是最后,我们运用了新思维的策划,使项目取得了突破,获得了成功。在这个案例中,没有大成本的资金投入、没有兴师动众的景观重建,最终的商品也非富贵难寻,可贵之处就在于一个“创意”。华夏始祖、传统食具、海外游客的客源构成,以创新的思路把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一条成功之路。
说到传说,在策划黄帝陵筷子的同时,我们还借助另一个传说策划了“中华面条自助宴”,这一策划更是从实际上解决了黄帝陵旅游“吃饭难”的问题。
80年代,黄帝陵的经营还没有从旅游的角度去考虑,所谓的旅游项目不过是每年的清明公祭活动,因此,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很不完善。黄帝陵所在的黄陵县是经济欠发达县,没有什么像样的宾馆。每逢清明游人聚集时,县招待所的接待能力明显不足,这种不足在公祭期间的就餐环节显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固守“十人一桌”的宴会就餐模式,在空间不足的餐厅里,游人根本无法同时用餐,只能先来后到地吃起“流水席”。吃饭的还好说,等饭的可就苦不堪言了。四月的黄帝陵,依然春寒料峭。这个时候,对于等在室外的游人来说,餐桌上杯盘碗盏的诱惑怕是远没有一碗热汤面来的贴心。因此,笔者认为,在当时接待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宴会式的就餐方式并不适用,必须立即做出调整。
我们曾一再强调,特色是吸引旅游者的法宝。无论在旅游的哪个环节,抓特色都是赢得游客的关键。陕西餐饮的特色在哪里?当然是“面”。为什么不以自助的形式在“面”上下下功夫呢?先说形式,自助餐在80年代对国人来说还属新鲜,而且占用空间小,客流容量大,正是解决黄帝陵春祭就餐人数多、就餐面积不足的好办法。再说面,陕西的面食种类丰富,各具特色。在物流、人流尚不发达的80年代,在陕西吃面不正符合旅游者求异、求新的心里需要吗?再说可行性,面食制作对于承办方来讲可谓驾轻就熟、手到擒来,比起七大碟八大碗的筵席来说投入也小,何乐而不为?所以,这个“中华面条自助宴”的主意一出台,就得到了主办方的认同。当然,吃面也要吃出个讲究来。为配合“中华面条自助宴”的推广,我们整合了当地关于黄帝与陕西面食的传说:话说黄帝一生造福黎民,深得百姓爱戴。黄帝故去升天时,百姓们依依不舍,抓住他的衣服希望能够留住他。但是,百姓的依恋还是没能留住黄帝,人们只留下了他的腰带、衣服的残片和胡须等物。为了怀念黄帝,人们用面做成这些物件的样子,于是就产生了腰带面、猫耳朵、龙须面等丰富的面食种类。这样一来,“中华面条自助宴”不仅解决了实际的吃饭问题,而且让游人吃得“津津有味”。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